就是這部"屋塔房王世子"吸引我到韓國!!

八年前在我還不知道自助旅行」為何物的時候曾經和前同事跟著旅行團到韓國走了一遭行前也沒有做過任何功課五天下來全坐在遊覽車上被拉著跑根本搞不清楚現在身在何地只記得第一天搭晚班機到韓國吃了人蔘雞匆匆逛一下東大門,第二天去了冬季戀歌拍攝地的南怡島,雖然雪景很美但我那時沒看過冬季戀歌所以對它無感,第三天去滑雪然後摔得鼻青臉腫,第四天去樂天世界坐了個室內熱氣球,第五天去土產店購物完就回台灣。購物行程不算多,韓國導遊很親切活潑,一起去的同事們也玩得很開心,但就覺得韓國是個無聊的國家:食物不是火鍋就是烤肉、古蹟建築因為對韓國歷史陌生去了也是走馬看花、樂園似乎也不如迪士尼或環球影城這麼炫、這麼刺激,韓國有的好像日本也都有而且更吸引人,當時的看韓劇的人口遠不如日劇、女生們去日本會到藥妝店瘋狂採購但就沒聽說有人在買韓國美妝、流行雜誌還有網拍麻豆永遠標榜「日系」才是王道沒有什麼「韓系」……韓國似乎只是在沒錢去日本又想出國的情況下的次等選擇。九年前跟團去了日本京都大阪以後,我就希望以後要常去日本旅行結果至今未曾再去過日本;八年前跟團去了韓國以後,我以為我不會再踏上韓國的土地,反而是在這個夏天來韓國自助旅行了十四天,而且昨天才剛回台灣,我已經在期待著下次何時還可以再去韓國……

    雖然這幾年在戲劇、音樂這些所謂的「文化輸出」上,韓國差不多已經凌駕了日本,我倒是沒有變成哈韓一族,雖然韓劇是身邊朋友們常見的話題,我總得韓劇的題材大同小異、情節老套、演員表情太過於誇張,是知識程度不高的婆婆媽媽才看的,認得出來的韓國藝人也屈指可數,我沒有仇韓的情結,但也沒有對韓流特別著迷,直到一部韓劇《屋塔房王世子》改變了我的想法。去年暑假偶然在MOD點開了第一集以後,居然情不自禁一集接著一集看下去,即使題材難免還是有些韓劇經常套用的公式,但是取景之美、服裝之精緻、演員演技之自然讓我擺脫「韓劇=哭哭鬧鬧的婆媽劇」的刻板印象。尤其拍到朝鮮時代的宮殿、仿明朝的服裝、朝鮮王世子和女主角(的前世)時常吟咏中國古詩詞還寫一手漂亮毛筆字,讓我好奇這個民族的漢化之深,引起我對韓國歷史的好奇心,更想追尋王世子的足跡,親自到那些宮殿去走一遭。能讓一個原本對韓國沒興趣的人開始計劃要到韓國自助旅行,甚至在韓國購物到行李快超重也心甘情願衝高韓國的GDP,不得不說,戲劇這種「軟實力」的影響實在強大!

    剛好大學學妹雯也開始對韓劇感興趣,還先我一步到書局翻旅遊書做功課,光是看她列出來的「到韓國必吃必玩清單」:吃陳玉華一隻雞、逛世界遺產水原華城、洗汗蒸幕……我就好興奮,更期待可以到據說是韓國購物天堂的明洞、梨花女大、東大門去挑選滿坑滿谷的韓國衣!就這樣,兩個女生敲定了今年暑假的韓國自助旅行。大多數人到韓國都只玩五到七天,但是我們想去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很豪氣的決定要去玩兩星期才過癮;在持續的討論之下,對韓文一竅不通的我們又再大膽的擴增行程,要從南韓北端的首爾向南玩到大邱、釜山。就這樣在一個使用圈圈直線這種天書文字的國家完成一趟美好的旅行,感覺自己自助的功力又提升了不少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