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到了尾聲,再過2天又要跨年,上個月入手了2025的新記事本,也已經填上了好幾項明年即將進行的新計劃:要去爬的山、要安排的旅行、要看的表演。本來以為我的嗜好應該一直都是登山、旅行、看表演、閱讀,沒有想到在2024年,我已45歲的時候迎來一項新的興趣—跑步。
正確的說跑步應該是重新拾回舊日的興趣,因為結婚前我也有跑步的習慣,一週有二~三天下班後會在學校的操場跑個3K左右,那時候覺得我能一次跑3K很厲害,現在回看,3K真的是跑熱身的等級而已,難怪當時還是肉肉的體態(笑)
結婚後搬來新竹,加入了世界健身,天天去上團課,重訓有氧飛輪之類的,充滿變化,自然不會想再去跑步了。
直至三年前手骨折兼疫情爆發,改成居家看YT運動,發現這樣時間更自由,於是解除了萵苣會員,至今也不曾有過再加入的想法了。
後來,加入了社大古道班開始爬山,爬山認識了山友之後,又加入了其他登山社團,爬山的路線更多元也更進階,現在幾乎週週都有爬山行程,一個月也會有一次二天一夜類型的比較遠程、縱走路線。
某次爬山偶然聽說帶隊老師平時都是到飛鳳山跑山練腳力,老師修長結實的身材讓我看了很羨慕,便興起我也來試試看的念頭,到十八尖山跑了幾次,某次在同事的帶領下跑了寶山水庫6K,一舉刷新我跑過的最長距離,雖然那次跑得氣喘如牛,但也讓我知道原來我可以跑得到6K;原來這種距離這種強度才是真的在練跑,不知不覺就愛上跑步的感覺,後來即使沒有同事帶跑,我開始養成一星期二~三天自主到十八尖山跑山的習慣了。
起初,從十八尖山的一端跑到另一端的登山口就散步回家,自以為這樣運動量足夠了,某人看到別的跑友跑到登山口立刻折返再繼續拼上坡往回跑,我才知道高手都是這樣練的,我也仿效山友,一趟必定跑兩次上坡;原本只有假日才會去晨跑,後來看到同事在上班日四點多就起床去跑12K,覺得我也可以試試看,從此一星期有二天,早上四點半起床上十八尖山晨跑8K;從一個人跑步自娛,到去參加了兩場路跑……原來開啟新的人生也是如此,從一次偶然的機緣開始,當我踏出第一步,發覺沒有想像的困難,即使無法和那些高手相比,至少我沒有放棄,我一直在路上,然後不斷感受自己的進步,參加新的活動、新的挑戰,也打開新的視野。
八月去英國的那次旅行,到了尾聲,朋友說:「我不像你,活動這麼多……」又提到她七月底之前還沒出國的時候,手機裡平均每天步行的數字都只有二三百因為都宅在家沒有出門,她當時的語氣,可能是有點羨慕我吧!其實充滿活動的人生是可以靠自己去創造的,宅在家看書追劇吃零食我也喜歡,但是走出家門,嘗試沒去過的地方,人生就會不一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