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畢〈某種物質的愛〉,主角果玄從幼時發現自己沒有肚臍、沒有性別這樣的人生難題」,由起初的自我否定、到後來一次次嘗試去和不同的對象戀愛之後,不斷探索自我,到最後能接納自我的內在成長過程,同時也是作者對於多數人活在既定的「標準」「框架」之下,並且以同一套標準來定義、標籤化別人的現象,藉由小說提出的質疑。

        為什麼會毫無緣由的傷害、嘲笑、排擠別人?因為沒有肚臍是「畸形」的、因為男生愛男生、女生愛女生是「不正常的」……然而,怎樣才叫「正常」,這個標準又是由誰而定的呢?七歲時的果玄為了找肚臍展開絕食抗議,為了符合「本來就應該」的標準,扭曲自己的天性,一旦執著在「正常與不正常」「好與不好」這種人為認知的框架,我們就沒有機會好好認識自己,也不懂得欣賞每個人不同的差異,反而是去區分彼此,製造對立。後半段拉歐的出現,也適時對這樣的現象提出反思:我們自以為是的「好」「正常」,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真的也是如此嗎?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去看了一場展覽,種類應該算是裝置藝術吧?因為不久前在臉書上,看到高中同學A分享她要開個展,知道她平時就熱愛植物、手做,知道她要開個展還是很驚訝,剛好昨天原本安排的爬山行程也取消,就這麼去捧場了

         展覽的場地不大,跟我學校的圖書室差不多,一上樓A先請我和腦公坐著等候,我以為是要等來賓到齊了再統一導覽,結果A說是要考試“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面臨卡關的時候:求職碰壁、感情不順、家人去世、重病……

對日常生活感到厭倦,暫時住進奇蹟大飯店,享受香甜可麗露、咖啡、鬆軟的床被、溫泉……也許並不是逃避,而是先按下暫停鍵,停下腳步,給自己一段空白的時間,轉換心情,重拾面對人生的勇氣。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的生活/班級中,是否存在這樣的「學霸」:下課時間照樣和同學聊天社交、考試前夕、考試當天氣定神閒,成績卻永遠遙遙領先,根本是其他同學一道無法跨越的高牆?但是被問到「為什麼可以一直考第一名」,學霸的回答,總是「沒什麼啊,就……」令你聽了摸不著邊際呢?

        詢問學霸的讀書方法而沒有得到什麼具體的答案,其實不見得是學霸存心藏私不願意分享,而是有的習慣,對學霸來說理所當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方法罷了;而且,想要獲得有效的學習方法,進而成績進步,你需要的不是片片段段的「小撇步」,而是一整套有系統有條理,從思考到實踐的步驟,這些往往不容易在日常閒聊當中完整地表達。所以更理想的方法,就是閱讀啊!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說圍繞著果遠/結珠兩個花樣年華的少女,年幼時似乎曾經是玩伴,失聯多年以後又在升上高中的時候成為同學,然而私立貴族女校保守的文化,結珠不敢一開始就大方接近果遠,她很小心、也很試探,小說便藉由雙方視角的交錯,慢慢讓讀者進入兩人的內心世界,讀到這一章的末尾,果遠的告白也就顯得自然了。

       兩個人的家庭背景差異甚大,看起來結珠就是個溫室裡的花朵:家境富裕、從小一路就讀貴族女校……她和家人的互動卻缺乏溫情,尤其是母親的冷淡,讓她一度懷疑自己是否不是親生子女,這樣的家庭氣氛,造就了結珠略帶壓抑的性格,只有在果遠面前,才是她可以卸下心防,做回自己的時刻。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不相信共事多年的人,卻相信毫無實據的謠言呢?

    小說主角──"山縣泰介“發出的沉痛呼喊,其實早在西元前,經典古籍《戰國策》就用「曾參殺人」的寓言警醒世人:流言可畏,面對所見所聞,如果沒有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便會淪為散播「曾參殺人」這起假新聞的一眾幫兇,不可不慎。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豹變》/黃凱德/寶瓶文化

去年第一次到新加坡旅遊,除了最具代表性的觀光地標:魚尾獅、金沙酒店,更吸引我的還是多民族文化並陳的氛圍,尤其是牛車水一帶,融合閩、粵,又因為殖民地的身世帶有巴洛克元素的南洋風建築,令我好奇:住在新加坡的華人,他們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在所謂「先進、法治、繁榮、富裕」的形象之下,人民真的對執政黨心悅誠服嗎?他們心裡在想什麼呢?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讀過吳曉樂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覺得這種風格的小說是我的菜,昨天又讀完另一本《上流兒童》,一樣精彩。

         短篇小說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寫了好幾個強把自己的價值觀、年輕時沒能實現的夢想硬套在子女身上的高控制慾媽媽;《上流兒童》是一部長篇小說,除了延續親子教養的題材,更細膩寫出所謂的「上流社會」「貴婦圈」裡複雜的人際關係。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又跟著登山隊去爬山,目的地所在的鄉鎮盛產梅子,最近也恰好是梅子快要成熟的時候了,往三角點的路上,看得到許多的梅子樹,樹枝上結了青色的果實。

         領隊說:「這些梅子當然都是有人種的,大家想吃吃看的話就……被不要被發現喔!」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 too、藝人劈腿、外遇……曾經光鮮亮麗的偶像明星頓時跌落神壇,成為網路熱搜關鍵字的原因,不是新作品衝上排行榜,而是不堪的醜聞,我們都是吃瓜群眾,追蹤八卦的最新進度,或是也指指點點一下當事人的道德低落,我一直以為人設崩壞的這些前偶像,他們的粉絲應該羞於承認自己過去是鐵粉吧!但這本書的作者,非常坦誠的寫出自己的偶像淪為性犯罪者,從鎂光燈的寵兒變成階下囚的各種心情轉折。

       雖然我沒有追星的興趣,但閱讀這本書,可以一窺這類粉絲文化:例如我原本以為「成粉」是成為某人的粉絲,看了書才知道,原來「成粉」指的是「成功的粉絲」,意即能被偶像記住且認出來;於是追星文化不只是對特定對象的迷戀,而是還有「成粉」這樣的目標,為了「成粉」,可以散盡家財買周邊、搭高鐵甚至買機票衝見面會演唱會;但也可以為了「成粉」,想到首爾念書就比較有機會見到偶像因為發憤苦讀考上位在首爾的大學、覺得螢光幕上的他,是那麼才華橫溢、充滿魅力,對作品如此用心、對粉絲又如此溫暖謙虛,因而激勵自己要成為更好的人。對粉絲來說,偶像就像天上最耀眼的那顆星星,覺得因為想更靠近星星而努力的自己,也變得閃閃發光了。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