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第一次到九份住宿的時候,我就計畫要去爬一趟「無耳茶壺山」,無奈第二天的大雨讓我放棄爬山的行程。這次住在離茶壺山更近的金瓜石,自然要再碰碰運氣。我知道九份、金瓜石一帶本來就很常下雨,像我們第一天抵達的時候就是大雨啊!不過聽著雨聲滴滴答答了一整晚,隔天起床居然完全放晴,真是太幸運了。
在「緩慢」吃完早餐,管家問我們今天想去什麼地方,我說無耳茶壺山,管家非常吃驚的說:「茶壺山?很遠耶!」她說從「緩慢」走到茶壺山登山口大概就要一個小時,更不用說還要攻頂了,知道我們沒有開車,打算一路徒步前往,她真的非常驚訝,問我們要不要改去「挑戰」基隆山就好,我說基隆山我以前就爬過了。(心裡想著:基隆山這種20分鐘就可以攻頂的步道,根本不能算是「挑戰」吧!)
離開了「緩慢」,我跟腦公還在猶疑不定今天的行程:腦公被管家的危言聳聽影響,說不然我們改成徒步去九份再從那裡搭車去台北;我說難得來金瓜石遇到大晴天,應該去沒去過的茶壺山。何況九份金瓜石一帶,我們以後就算再來也不可能自己開車,所以「緩慢」已經是非常靠近茶壺山的住宿點了。而且我覺得,會認為爬基隆山是「挑戰」的管家,應該體力沒有我好,她說走一小時,說不定平時都有在運動的我們走半小時就到了!腦公終於被我說服,就這樣朝著茶壺山出發了。
走到大路上以後,回頭拍下座落在群山環抱之間的「緩慢」,覺得這棟建築以白色作基底,搭配咖啡的色調很簡約好看,在自然美景中也不顯得突兀。
從金瓜石101沿著木階梯往上爬,便會到達戰俘營。昨天搭公車時,看到公車停靠的站名叫做「戰俘營」的時候,我便對這個站名產生好奇心,在「緩慢」的客房裡翻了一下介紹金瓜石文史的書,才知道原來金瓜石在二戰時期曾用來關押英軍俘虜。現在終於看到了紀念受難戰俘的紀念碑,閱讀碑上的說明,知道被關在這裡的戰俘生活條件極差、又被強迫從事重度勞動的情況下,原本身體健康的成年男子許多都不堪這種凌虐而在這裡失去生命。讓我想到不久前才讀完的小說——日本作家山崎豐子寫的《兩個祖國》裡面,對於太平洋戰爭時期日軍被指控對待戰俘的殘酷行為違反國際公約。知道金瓜石有過這段悲慘的歷史,算是此次小旅行意外的插曲。
走過戰俘營,還要再往上爬好一段路才會到達茶壺山登山口,我已經走得渾身大汗淋漓,感覺牛仔褲已經溼到整條貼住雙腿了。因為那天太陽好大,加上我們這次沒有把行李寄在民宿,我把過夜的行李全部背在背上,還沒走到登山口,我就口渴又腿痠!如果我是輕裝走這段路的話我應該可以輕鬆走完,但是背上的背包大大拖垮我的體力。但是隔了六年才又來金瓜石,現在又已經快到茶壺山入口,就這樣折返也太不甘!憑著這樣的想法,我奮力邁開步伐,我一定要走到啊!
走到茶壺山登山口,看到標示牌寫著「30分鐘」,馬上精神大振健步如飛,但是走完步道以後才知道離攻頂其實還有一段距離,我又拖著快要不行的腦公繼續往山頂直奔,約莫在第二個休息區坐下吹風,眼看離登頂只有50公尺的時候,腦公說他不想再走了Orz......(你這沒用的東西!)我索性拋下腦公,獨自完成攻頂茶壺山這個在緩慢管家口中困難的任務。爬山的辛苦疲累很快便會褪去,但沿途看到的美景,卻會一直記在腦海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