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不到一個月,我又要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展開一段我自己規劃的旅行。比去年又更進一步的是,去年玩的上海和杭州我本來就不陌生,主要道路景點在腦海原先就有個大致的方位概念,規劃起來還算得心應手。但這次的目的地北京可就完完全全是一個只在書上網路上電視上看過,必須從頭開始摸索的城市,即使是這樣,我還是決定要去,而且堅持不跟團,要用我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走。
 

        其實自從2006年第一次到大陸旅行之後,我就一直對「北京」這個千年古都,天子腳下的王城非常嚮往,總是想著有一天我要去站在天安門廣場揣想六十年前「新中國」的誕生;我要一步一步登上長城一覽塞內塞外的遼闊風光;我要去北大清大悠哉悠哉地騎腳踏車、穿梭在各座學院的建築之間感受當年胡適、錢鍾書、沈從文……等等在這裡談文論藝的學術氛圍;我要親自去看看圓明園的斷垣殘壁去憑弔列強的鐵蹄踐踏過中國的不堪往事;我要乘著三輪車在古色古香、七拐八彎的胡同之間晃盪,體驗最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風情;當然還要去看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見識這個崛起中的大國傲人的實力;還有後海及三里屯酒吧獨樹一格的前衛調調……一想到今年的暑假終於可以圓夢,徹夜在網路上瞪大眼睛一筆一筆搜尋時間最理想價格最合理的機票搞得數日睡眠不足眼睛乾澀,我都心甘情願。
 

        依然會碰到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跟團?」每次碰到這種問題,我其實都很想反問:"為什麼不自助?"我總覺得,自助旅行才是真正的在旅行。對我來說,出國旅行並非一件頭腦徹底放空的事,而是閱讀、累積、沉澱的另一種形式。不只要研究旅遊指南背好主要地鐵路線和景點間的相對位置,我習慣在旅行前找一些和旅遊地點有關的文學作品來閱讀。去年到江南前我讀完了張岱的《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今年則打算要來讀郝譽翔的《一瞬之夢》,迨抵達目的地之後,我要再用我自己的方式詮釋我所看到的風景,而這往往需要足夠的時間及悠閒的旅遊速度,所以那種完全由別人來支配旅遊地點進度的跟團式旅行,我覺得頂多只能叫觀光,用來跟知名景點拍張照,回去好向人證明我有去過某地某地罷了。若是出發前對目的地不具有歷史文化的起碼認識、走馬看花一番回國之後也講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這種旅行方式我是極度排斥和厭惡的。選擇舒適、養尊處優的跟團旅行,勢必就得犧牲流浪遠方當背包客的迷人情調,還有勇闖未知的所在,壯遊的浪漫。然而我知道就算我這樣講,還是有很多人會選擇跟團的。
 

        也會有人問我「現在有新流感,你敢出國嗎?」因為一種感染病例占人口極低極低的比率、死亡機率也很渺茫的疾病而放棄旅行的夢想,叫做因噎廢食。認為中國大陸落後不值得旅行,則叫做無知的優越感。人生也不過短短數十寒暑,不趁著年輕體健、經濟無虞又有足夠的假期去,什麼時候去呢?大陸有新流感病例,難道台灣就沒有?待在台灣難道就能保證不會被感染嗎?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不會做了(這是偷電影《練習曲》裡的句子)
 

        憑著一本旅遊書《搭地鐵玩北京》、幾個實用的旅行資訊網站和一顆大膽喜歡冒險喜歡探索的心,我,即將前進北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