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在從新竹回桃園的火車上打開了這本書,沒有座位加上書的重量拿久了手會痠,還有開頭的情節也不怎麼起眼:就是一椿兇殺案,幾乎所有推理小說都是這樣開始的嘛!所以坐了趟火車只看了不到三十頁,但是回桃園以後繼續往下看,這本書像是有一股強大的吸引力,讓我急切的想知道故事的真相,前天晚上讀到半夜三點才睡,昨天終於讀完了。三天的時間迅速啃完這部上下冊加起來大概七百頁的小說,除了非常痛快,也讓我慶幸,還好我是先讀過《放課後》、《偵探伽利略》、《聖女的救贖》、《嫌疑犯X的獻身》以後才來讀《白夜行》。前面那幾本書的推理固然也很很精彩,但是比起刺激的解謎過程,我對推理小說這種文類的期待其實還有刻劃人性的陰暗、犯罪時的掙扎、無奈以及形形色色的社會百態。東野圭吾在《嫌疑犯X的獻身》裡就開始在偵探小說裡探討人性,不過《白夜行》則寫得更深入,也更沉重。
 

        在廢棄大樓裡的屍體,死亡不久就被發現,也迅速的查明了身分,看似沒有什麼離奇之處,應該可以很快宣告破案,警方的蒐查卻總是追到某一端之後就陷入死胡同,不停的打轉,不只破不了案,不久死者周圍的人也都非常巧合的意外死亡,死者的孩子們長大以後,這一對男孩女孩身邊的人也經常遭遇不幸……。
 

        這部小說某些地方讓我想到《千禧年三部曲》,同樣是部令我捨不得放下的小說,也同樣出現了針對某個神祕人物展開調查的情節,但是《千禧年》用了比較多的筆墨在強調人性的醜惡甚至於變態,《白夜行》雖然也是一樣醜惡一樣變態,但是「惡人」之所以會變成「惡人」,東野圭吾則給了他們細膩的鋪陳,以及他們「不得不如此」、「一旦說了一個謊,就必須再說很多個謊來圓這個謊」的無可奈何。讓讀者為主角犯下的惡行氣憤之餘,還能給予一絲絲的憐憫。我是比較喜歡東野的這種寫法,並不是要去塑造一個絕對的、千夫所指、罪無可逭的惡人,只是反映人性的複雜、矛盾。讀這樣的小說也在啟發讀者檢視自己的內在:其實自己內心也時常存有這些邪惡的想法,只是自己努力的隱藏住而已。幾個月前讀的另一本推理小說,吉田修一的《惡人》也讓我有類似感覺,還有更久之前寫過心得的宮部美幸的《模仿犯》、《樂園》。也許和歐美小說比起來,日本作家寫的推理小說更能觸及我的內心吧。
 

        讀著《白夜行》,東野圭吾的博學多聞,對各種領域知識的涉獵之廣也令我讚嘆。這本書裡的犯罪類型遍及殺人、戀童、猥褻、偷拍、賣淫、強暴、外遇、姦屍、內線交易、盜領存款、偽造提款卡、販賣盜版軟體、駭客入侵、竊取商業機密。(光是前幾種就夠勁爆了XD)擁有理工出身的專業背景,東野圭吾能夠把如何偽造提款卡、如何盜取軟體所需的金融、資訊的知識天衣無縫的融合在小說裡。在小說當中還不時融入東野圭吾對日本社會的觀察:泡沫經濟時代的崛起與敗落、大批投資客湧入股市以及產生內線交易的弊端、空虛寂寞的熟女主婦和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的年輕高中生……就連日本哪個階段流行過哪個團體、哪一首歌、哪一種髮型、職業棒球隊的戰績、乃至相撲界的紅星,東野全都瞭若指掌。讀一部《白夜行》也像是讀了一部日本泡沫經濟後期的社會觀察報告。所以我實在很想反駁那些認為「推理小說」只是純娛樂讀物的人:請不要再把對推理小說的印象停留在密室殺人找兇手、兇手就在我們之中的老掉牙年代了。請先至少讀過宮部美幸、東野圭吾、或者吉田修一的著作再來批評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