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島 天天都有轉角遇見小貓的驚喜
飛到米島的第一天已經是黃昏,沒有趕上「天空很希臘」的天色。第二天我自然是等不及太陽出來就興匆匆的起床(也沒有多早,七點多了),感受清晨微涼的海風、逐漸被天光照亮的白色小房子、隨著朝陽升起漸漸甦醒過來的米克諾斯島……
再度順著階梯下坡,今天要正式探索米克諾斯島了!結果還沒走到目的地──五座風車,我就不斷被路上遇見的小貓吸引住,看到每一隻都一定要上前去好好逗弄、撫摸、疼愛一番才捨得離去。從旅館到風車步行不消十分鐘的距離,我卻花了一個早上。為了那些棲身在草叢、蜷縮在路邊、斜躺在牆角、遊走在小徑、蹲踞在階梯的小貓們。牠們不見得都是頻頻用臉頰耳朵摩擦遊客討好遊客的寵物,有的小貓抬起一雙懶洋洋的眼睛看你,像是在責怪你打擾牠的好眠;有的小貓繼續瞇起眼睛,大概覺得我的出現不值一哂吧!有的則是一看到我就迅速用一雙充滿警戒的貓眼盯著我,警告我不准輕舉妄動。果然我再踏進一步,小貓旋即「倏」的一聲輕巧的溜走。迅疾如風,快得我的視線根本跟不上牠的腳步。我想到梁實秋先生在〈鳥〉一文裡頭說的:「牠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牠不回頭,牠不眷戀,留下的是無限的迷惘」,還有偶然遇見一隻鳥臨風高踞枝頭的時候,「好銳利的喜悅刺上我的心頭」。在米克諾斯遇見小貓忽然回味起這幾句話,覺得格外貼切啊!
不過米島大部分的貓都是可親的,先前在網路上就知道米島是貓咪的天堂,現在知道不是浪得虛名。光是走在綴滿艷紅九重葛的藍白小徑,東張西望尋找貓的蹤跡,再向前去好好的親親熱熱一番就夠我玩上大半天。有的貓咪任我撫摸牠的全身上下,不但絲毫不抵抗還會舒服得瞇起眼睛;有的甚至看到遊客會主動趨前,用毛茸茸的頭摩擦你的手向你示好,輕輕揉搓牠的額頭、下巴,小貓還會對你徹底敞開牠的心房,四腳朝天伸出貓掌,把牠自己毫無保留的交給你。有一隻小貓就這樣躺在我的大遮陽帽裡,貓掌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不停撥弄我的手,叫我如何不憐牠不愛牠!唯有真心喜愛貓的人,才會知道貓掌有多可愛。每個粉紅色的肉墊柔軟有彈性,多像嬰兒的手啊!
走到港邊,我終於如此近距離的看到愛琴海了。海水清澈得令我驚訝。望著由近而遠,由透明到湛藍的海水、海上航行的白色高桅帆船、海平線處出現的褐色淺丘、山丘上錯落不齊的白色小房子、蔚藍的晴空,簡單的線條、簡單的用色就能構成這樣令人佇足的畫面。這時候我還是沒有走到風車,因為米島的每一步都值得我再三流連。
港口邊的教堂自然是米島約定俗成的白色,但它的外型卻好像蛋糕上的那一層擠花奶油,也像剛打發完成膨鬆均勻的蛋白糖霜讓我好想舔一口,也好像將融未融的積雪,趁著初春的時節形塑成這方小小的信仰,在雪融之前努力抓住它最美的一刻。
帕拉波爾提尼亞教堂(Paraportiani Church):
米克諾斯島上散布著多達360座的教堂,其中以這座教堂最為人知,與風車並列為米克諾斯島地標。其名稱源自中世紀時此處為城塞後門的所在位置。此教堂的特徵在於它是由五座獨立禮拜堂集合而成的獨特集合體。其中四座位於地面,只有一位於較高的場所。位於高處的教堂稱為聖瑪利亞教堂,建於1425年,歷史最悠久。其他都是在西元16~17世紀興建的,每一座都是採取昔克蘭群島典型的教堂設計。(摘自JTB出版《希臘‧愛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