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好巴黎來回機票以後,除了巴黎,第一個想去的就是南法,為的除了夏天的薰衣草花海,還想追尋梵谷的腳步,走一遍這位絕世藝術家生前也看過的風景。多年前曾讀了余光中先生翻譯的《梵谷傳》,為了旅行時能加深印象,又挖出來重讀,發現以前讀過的內容真的幾乎忘得一乾二淨……哈,又重新認真的讀了一遍,對梵谷畫作題材風格的演變、主要的活動範圍、交遊對象有了更完整的認識。雖然在巴黎旅行的那一星期沒能去看「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趁著這個展覽正在台北展出,買好了入場票,預計清明連假要趕上展期的末班車,相信會是另一次全新的體驗。
一生鬱鬱不得志的梵谷,卻在繪畫展現驚人的天分和熱情,只可惜他的作品卻在他過世後才開始變成價值連城的世界名作,本人在生前並無緣見到名利雙收的成就。短暫在巴黎停留,結識幾位知名印象派畫家後,梵谷覺得巴黎對他來說太過陰暗寒冷,動身前往氣候溫暖,常年充滿陽光的南法,最後落腳亞爾Arles,他生平許多幅最知名的畫作都是在亞爾完成,自然也為亞爾賺進大把的觀光財,從亞爾火車站往亞爾老城區的方向一路走,就會看到標示梵谷畫作取景地的標示,還會貼心的附上原圖供遊客比對一番。這一趟捕獲的梵谷取景地計有:
就在快到古城門的時候,看到一旁的韓國旅行團突然停在馬路邊講解起來,才發現這裡豎了一個牌子,是梵谷生前在亞爾居住的地點,一棟淡黃色二層樓的房子,該棟建築應該已經不在了,只能勉強憑藉橋的位置來辨認圖畫中的地點。這是梵谷在亞爾的棲身之所,他也在這裡和高更同住了好一陣子,後來和高更劇烈爭吵、割下耳朵也在此,兩個性格強烈、狂傲的靈魂,彼此吸引卻難以彼此包容的矛盾,註定無法長久相處……
梵谷在割下自己的右耳,就被送到這所療養院,創作慾望一點不因肉體的傷病而消減,在住院中,被當作精神病患的梵谷依然天天懇求醫護人員讓他出外作畫,這幅以療養院為題材的畫作便成了他的知名畫作之一。二層樓白色鑲黃邊,梁柱之間有美麗拱形的建築呈ㄇ字形包圍中庭的花圃和水池,這風格倒有點像澳門的葡式建築。療養院本身和畫中的一樣美。
就算跟梵谷再怎樣不熟,看到這幅〈星空下的咖啡館〉絕對一秒說出是梵谷的作品,我們當然也來這裡朝聖了。一間咖啡館竟然可以從一百多年前持續營業至今而且保存當初梵谷作畫的樣貌,實在不可思議。黃色的屋簷、黃色的牆壁和藍色星空形成對比,黃色似乎也是梵谷的本命色吧!黃色的房間、療養院、向日葵、麥田……不知是否是來自於南法陽光給他的養分?
雖然網路上不少篇食記對梵谷咖啡館食物的評價都說很普,認為是雷的大有人在,但我總覺得一定要走進名畫裡的咖啡館坐一下,靠在黃色的牆壁喝一杯咖啡,沾染一下藝術氣息才對。其實我和腦公都覺得這家食物挺好吃的呀,尤其海鮮飯用的鍋子非常霸氣,大概一次可以煮一支棒球隊的食量吧!
從老城區走回亞爾火車站,更加不可錯過的就是這幅〈隆河星夜〉,根本是教科書等級的作品。夜晚的隆河在梵谷筆下好夢幻,而實際走到隆河邊,多半會感嘆藝術家發掘美、觀察美、想像美的能力吧。前幾天在youtube又看了一部介紹梵谷的影片,仔細的比較梵谷多幅知名畫作和實際場景的比較,了解現實往往要經過藝術家的一番剪裁、解構、重組,詮釋藝術家心中的景象。
可惜逛完亞爾想順道去聖雷米,前往聖雷米的公車卻要三個小時後才會發車,只好回到亞維儂了。後來在巴黎奧賽美術館看了梵谷在聖雷米取景的畫作,記得在《梵谷傳》裡讀到,梵谷移居聖雷米的時候寫信給弟弟西奧,提及覺得聖雷米鄉間小路旁的柏樹顏色和形狀很特殊,想以之為作畫題材,於是有了這幅以綠色為基調的畫作。不知頂級精品愛馬仕絲巾短夾的「柏樹綠」是否靈感來自於梵谷超凡的藝術之眼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