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中會考已經結束三星期了,我雖然沒有擔任導師,但我也教了一班三年級的課,如果連我都有怨言,想必當三導的同事們內心苦處更多

         我一直覺得:考完會考卻還要留在學校一個月等畢業典禮,是一件非常詭異(愚蠢)的制度,在國中第一線任教的老師們無不對這種安排非常反感,但奇怪的是,從我開始工作以來,就一直是如此,考完會考還必須陪學生在學校「耗」,我相信多年來,一定也有許多反對的聲浪質疑這樣的做法,但偉大的教育部,不聽就是不聽,不曾考慮過要改變這個制度。

        考完會考,三年的課程也結束了,去學校要做什麼?每次教國三,會考之後都很煩惱接下來的上課時間要做什麼,然後東混西混也就過去了,下一次再教到國三,又再煩一次。

        這麼多屆下來,我從來沒搞懂:

        把會考安排在畢業典禮之前,到底有什麼優點?

        活在雲端的教育部官員,總是會講一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諸如:學習不限於教科書,會考結束了,可以安排課本以外加深加廣的內容,像是給學生閱讀、銜接高中課程、引導學生探索專長興趣等等。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當然也希望,我的科目可以教給學生的,不要只有會考閱讀測驗答題技巧,國文這個科目,可以教的,有文學、藝術、人生……

        但是,學生已經經歷了一整年天天早出晚歸,被課程、作業、寫不完的考卷、題本折磨了一年,段考才剛考完緊接著就模擬考,有的學生連假也天天到校自習,現在考試結束了,要求學生繼續學習,可能嗎?

        壓力解除以後,想放鬆是人之常情,我們大人尚且很難做到,何況是未成年的國中生?

        起初,我也認真去找了和國文有關的延伸活動、影片、帶學生去圖書館,其實我的班級已經算是肯配合的班了,但是到後來,我仍然可以感受得到一絲絲學生的意興闌珊:其實他們想要自由安排,或者是什麼都不想做,在教室裡發呆放空。

        和同事聊到這個,她的班也是類似的情形,原本她想分享精彩的旅遊影片,學生也看不下去,上課時便是學生四~五個人圍成一個小團體,玩桌遊、聊天。

        雖然學校也有購買桌遊,但那不合學生的口味,他們覺得自己帶的桌遊比較好玩;也有學生在看書,但他們不會想看老師推荐的書,因為自己帶的小說比較好看。本來還想說,學校買了共讀的經典文學作品《小王子》《老人與海》,可以趁這個機會帶學生一起讀,也可以帶學生去外面的公立圖書館,不過看到現在學生呈現這樣渙散的態度,我的這些念頭一一打消了連影片都看不下去,何況其他所以算了,不要搞得一廂情願,熱心準備了很多「充實的課程」結果學生不買單,最後自己很受傷。

        會考後的上課時間,我就像牧羊人,把羊群看管好不要走失,其他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最後,還想表達一點不滿的是:鄰近縣市的國中,這個星期都舉辦畢業典禮了,唯獨我工作的縣市竟然要拖到下下星期才畢業!到底這樣讓師生彼此折磨,老師無奈學生無聊,徒然浪費彼此生命,到底為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nel1018 的頭像
    chanel1018

    chanel1018的部落格

    chanel10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