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山走去利群經過水煮蛋,我天真的以為不遠了不遠了,誰知…
記得國中的時候剛學到數線的概念,常常會碰到這類的應用題:有一隻螞蟻在數線上往東移動了x個單位長,又往西移動了y個單位長,請問螞蟻最後距離原點多遠?小時候我從來不曾去思索過螞蟻為何要在數線上東奔西跑,但是此時在北京縱橫交錯的大街上,由北(景山)到南(利群烤鴨)、由西大街到東大街揮汗步行的我,像極了數線上那隻可憐的螞蟻。忙碌奔波猶然沒有把握自己身在何方,一棟棟巨大的建築物、一條條寬闊的馬路除了突顯千年皇城不凡的格局氣魄,是否也是在藉此宣示我們的卑微、對於權威唯有絕對的服從呢?
在故宮遇見的台灣同胞跟我們說「半小時」就走到了,把從景山走路去利群吃烤鴨再折回天安門看降旗講得好像我趁廣告衝去樓下買碗麵,回來還趕得上看棒球賽一樣的簡單,我嚴重懷疑他講的「半小時」其實是「半個時辰」,因為眼下我們已經走了一小時啦!走到後來身體差不多快要和神智分離,只好靈魂出竅般的自我安慰:這雙腳暫時當它不是我的,給他狠狠操下去就對了!
經過正陽門,好容易才走到廣場東側(天啊!走這麼久我竟然只橫越天安門廣場的下緣!)又繼續沿前門東大街一直走到正義路南口(其間真是遠到夭壽),這時候我們被難住了:眼下是該往哪兒走呢?明明就接近利群了,萬一就在這最後關頭走錯路不是前功盡棄……正在躊躇不決呢,一輛三輪車停下來:「小姐,你們要去烤鴨店是吧?」人在異地對陌生人的防備讓我不敢即時應答,車伕卻「刷!」從胸前口袋掏出一張名片:「妳們要去這裡對不對?」正是利群的名片哪!「那裡路很不好找的,我載妳們去吧!」對走到腳底板發疼的我來說,這簡直是一場及時雨哪!
坐上三輪車之後,車伕的路線令我和朋友都看傻了眼:經過前門小學之後居然往一處看來廢棄的小門騎進去,接著又拐了好幾個彎,其中經過的地方外觀看起來根本像是此路不通,忍不住嘆道「拜託~誰會知道這裡可以走啊?!」這一帶都是低矮的胡同古厝,再往深處,會看見有些水泥牆上繪著鴨子的圖案,但是那筆法之樸拙,好像學齡前幼兒的塗鴉,旁邊也是用油漆隨興的寫著LI-QUN,連個「利群」的中文字都沒有!這真是一家非常低調的烤鴨店,在老胡同牆上用噴漆隨便畫隻鴨子寫個LIQUN就權充廣告,害我們找得這麼辛苦,真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終於坐定,吃到了正宗北京烤鴨。我向來不擅長寫味覺,食物到我嘴裡,只有分成好吃跟不好吃,但是我們兩個女生一頓晚餐就解決了一隻烤鴨:不停地往薄如蟬翼的荷葉餅裡填鴨肉、沾醬、享受鴨皮的香酥和鴨肉香甜的汁液再拌上肥白的大葱、佐上冰涼爽口的王老吉,不亦快哉呀!
我一個人就可以吃光這一整盤呢!!!
吃完了烤鴨我好像突然變聰明,考試都考一百分,剛才坐三輪車進來覺得彎彎曲曲的胡同我竟然正確無誤的走了出去;吃完了烤鴨我也好像灌了蠻牛,變得健步如飛,跳盪得那樣輕靈,腳上像是有彈簧呢!白天的暑意褪去,伴著清涼的晚風一路散步到天安門廣場,仰頭看著飄揚在風中,等會就要目送它降下來的五星旗,想著「我現在就站在全世界最大的廣場上呢!」
雖然我去看降旗的時間有點晚,旗杆四周早就被遊客密密的佔滿,而且降旗典禮跟我想得有點不一樣,我本來以為現場會播放義勇軍進行曲,然後來一次雄赳赳氣昂昂的交接典禮的,不過沒關係,這也是一次特別的體驗。
在故宮走了一整天之後去爬景山、再下山徒步走到利群、吃完飯後再走到天安門搭公車、隔兩天又去爬了司馬台長城,再接下來我應該可以接受徵召,加入中華民國步兵隊了。